新闻动态

东莞城市学院新传媒与艺术学院 《“唱享视界”——视唱练耳教学实践音乐会》回顾

发布人:李圳威 排版:李圳威 初审:曾祺 复审:高安曲 终审:李钰发布时间:2025-06-17 23:23:42浏览次数:128

  学生课程体会

  陈嘉文老师的“唱享世界”视唱练耳教学实践音乐会表演刷新了我对视唱练耳的认知。

  从高中以来,我对视唱练耳的印象一直停留在一些枯燥乏味的单音、节奏、旋律、和弦等。但听完今晚的音乐会,我才发现视唱练耳也可以如此的接近生活。

  在台下日复一日的练习中,我们收获的远不止是技能。每一次的反复打磨,每一次对错误的修正,都在无形中锤炼着我们的耐心、毅力和专注力。这个过程教会我,面对困难时,不是轻言放弃,而是静下心来,仔细分析问题,然后持续努力去攻克它。这种自我磨砺的意志力,不仅是音乐学习的基石,更将成为未来人生路上的珍贵财富。

  不仅如此,课堂上与同学们的合作与交流也让我受益匪浅。在小组练习中,我们互相倾听、互相指导,共同进步。当不同的声音通过我们的协作融合成和谐旋律时,我深切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与音乐本身的魅力。大家分享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不仅拓宽了彼此的音乐视野,也在这个过程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2024级音乐表演1班 陈姵珊

  今夜舞台上的璀璨绽放,离不开陈嘉文老师的悉心指导与组员们的全力支持!这份成功,是我们共同编织的音乐之梦。

  特别想和大家分享由我为主改编的《Melodic Reverie》诞生背后的故事。从曲目的精心挑选,到大胆创新的改编,再到赋予它诗意的名字,每一步都凝聚着陈老师的专业智慧,以及小组成员们的奇思妙想。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收获了满满的感动,更在实践中触摸到了课堂之外鲜活的音乐世界。那些排练时的欢笑与汗水,那些攻克难题的欣喜与坚持,都是《视唱练耳》课程给予我最珍贵的礼物。

—2024级音乐表演2班 陈文杰

 

  部分节目剪影

  1.《至少还有你》

表演者:陈姵珊 李卓彦 黄珊珊 练仕东 崔继东

向鹏 黎昊毓 邓雅姿 陆灏恒 冼毅宏


  2.《追光者》

表演者:22级音乐表演1班全体同学


  3.《Melodic Reverie》

表演者:陈文杰 钱俊桥 邹湘 陈建龙 廖语熙 张彦钊 郑林炜 吴俞萱 童仕林 王佳慧 巫迪

杨天祺 陈宇盟 陈丽梅 陈佳爆


  4.《一荤一素》

表演者:柯家倩 江海恩 黄裕 黄校嘉 黄柔善


  5.《茉莉花》

表演者:麦宇翔 彭东楠 陈雄君 邱钰淇 田鑫婷


  6.全体演出人员领导嘉宾合照


  主持人代表心得体会

  我是本次演出的主持人钱俊桥:下面是我对本次演出的心得与体会~

  首先作为这次演出的主持人备感荣幸,身为主持人也能从中收获到不少,深刻体会到老师对我们所有同学的重视,也能感受到同学们非常积极的参与其中,这次演出也给同学们一个展现自己能力的舞台,在彩排的时候我能感觉到老师的高度重视。看见大家那么认真的对待此次音乐会,我也不由得紧张起来,心里默默告诉自己不能辜负老师对我的期望,从向各位组长收集主持初稿到后来大家一起出谋划策的为彩排做贡献,虽然在彩排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在大家齐心协力下一切的问题也迎难而解,虽然正式演出的时候还是略有缺陷,但是个人觉得还是一次完成度相当高的演出,为了演出的效果能更加好,即使到了正式演出前我们也会抓紧时间进行调试细节,务求让演出尽善尽美比如主持人的站位,主持人的姿态语态,女士先下等 。

  最后,完美的演出离不开大家共同的努力,离不开老师的指导,学校的支持,同学们的细心。

—2024级音乐表演2班钱俊桥

(右3)

  大家好,我是2023级音乐表演1班的邓甄洛,担任本次演出主持人,我满怀欣喜与感恩。这段经历让我收获了蜕变与成长。

  筹备期间,老师严谨负责的态度深深触动我,从舞台调度到台词打磨,每一处都彰显着专业与用心,这让我倍感责任重大。同学们也热情高涨,让演出成为大家共同奋斗的珍贵回忆。

  主持工作中,从收集稿件到反复推敲,再到彩排时应对走位混乱、音效问题等突发状况,团队成员齐心协力,不断优化方案。演出前,我们还对站位、仪态、语气等细节进行了精细化调整。

  这场演出的成功,离不开所有人的努力。它不仅让我掌握了主持技巧,更让我懂得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未来,我会带着这份成长,在热爱的舞台上继续发光发热。

—2023级音乐表演1班邓甄洛

(左4)


  家长体会

  大家好,我是今天节目主持人之一的蒋嘉雯的妈妈,看着孩子在舞台上自信歌唱,与同伴默契配合,将古典与现代曲目演绎得淋漓尽致,满是欣慰。专业的发声、和谐的和声,藏着无数日夜的努力。感谢学校培养,愿孩子继续在音乐路上发光发热!


  领导寄语

  今晚的唱享视界视唱练耳教学实践音乐会令人倍感惊喜!同学们突破传统音乐表演专业的固有边界,将和声编配能力融入多声部视唱,在旋律交织中展现出扎实的理论功底与鲜活的创造力。从古典复调的精妙对位,到现代和声的大胆尝试,每一个音符都凝聚着大家对专业知识的深度理解与创新实践。这场音乐会不仅是课堂知识的生动转化,更是音乐表演专业教学改革的成功缩影。

  希望同学们永葆探索精神,以此次实践为起点,持续拓宽专业视野,在表演中注入更多创作巧思;也期待大家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用音乐表达独特审美,在艺术道路上不断突破自我,创造更多属于你们的精彩篇章!

—东莞城市学院新传媒与艺术学院音乐系系主任 陈煜丽老师


Copyright © 东莞城市学院新传媒与艺术学院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文昌路1号 邮编:523419 电话:0769-23382556

心理站二维码

院部二维码

学院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