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1
《声乐》1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类别 |
专业课程 |
课程性质 |
必修 |
课程属性 |
理论 |
||
课程名称 |
声乐1 |
课程英文名称 |
Vocal |
||||
课程编码 |
H31B096C |
适用专业 |
音乐表演 |
||||
考核方式 |
考试 |
先修课程 |
|
||||
总学时 |
16 |
学分 |
1 |
理论学时 |
8 |
||
实验学时/实训学时/ 实践学时/上机学时 |
实践学时:8 |
||||||
开课单位 |
艺术学院 |
二、课程简介
《声乐》1是音乐表演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本课程通过讲授声乐理论基础知识与演唱发声实践训练,使学生了解歌唱发声基本原理,学习科学的发声方法和一定的演唱技能,树立正确的声音观念,并初步具备准确分析处理演唱中外不同风格体裁、不同语言的作品的能力。本课程全面、系统、科学的学习声乐表演的艺术特性、审美特征以及演唱表演技巧等。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与其他艺术实践融合,结合排练、演出等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职业素养,全面提升学生的声乐演唱和舞台艺术表现能力。
三、课程教学目标
课程教学目标 |
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
支撑毕业要求 |
|
知 识 目 标 |
目标1: 学生需掌握歌唱发声的基本原理;科学的发声方法;不同作品的演唱风格,意大利语的发音规则。 |
2-1:掌握音乐表演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以及学科相关的理论与技能。 |
2.专业知识。 |
能 力 目 标 |
目标2: 培养学生能够利用现代工具作为学习资料查询及分析作品的能力;在实践活动中逐步培养和他人沟通和协作能力;能演唱中外艺术歌曲和歌剧选曲。
|
4-1:了解当下的形势、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7-1:需要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具有大局观,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管理、竞争和合作能力,能在团队中发挥正向且较好的连接与指导作用。 10-1:在追求专业的过程中始终保持不断学习,提升知识与技能的储备,在面对自我提升的过程中,保持恒久不衰的学习热枕。 |
4.使用现代工具。 7.个人和团队 10.终身学习 |
素 质 目 标 |
目标3: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民族文化自信心和认同感,专业实践所必须的协作和创新精神,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具备良好的专业审美素养。
|
5-3:能够在艺术实践和艺术创新中进行思考、设计、策划和总结,并通过实践活动、文字、话语等方式进行交流和表达。
|
5.专业与社会 |
四、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学时安排及教学策略
(一)理论教学
教学模块 |
学时 |
主要教学内容与策略 |
学习任务安排 |
支撑课程目标 |
歌唱发声的基本原理
|
4 |
重点:呼吸器官与发声器官的认识、呼吸的三种方式; 难点:歌唱呼吸的原理与作用,把握呼吸与发声之间的协调关系;掌握胸腹式联合呼吸方法; 思政元素: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独立思考、迎难而上的人生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精神。 教学方法与策略:运用讲授法、提问法、练习法、示范法等教学方法,现代教学技术辅助,充分运用音、视频、图像等辅助资料,通过师生研讨等策略,采用音阶和不同元音进行发音练习,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辅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歌唱意识,使学生了解歌唱发声时呼吸的运作原理。
|
课前:查阅认识歌唱的各部分器官资料。 课堂:呼吸器官在歌唱中的作用与应用。 课后:完成相应练习。
|
目标1 目标2
|
歌唱的语言与共鸣 |
4 |
重点:意大利语发音的拼读规律;共鸣腔体的认识、共鸣腔的作用;歌唱中如何运用共鸣腔体; 难点:意大利语语音拼读;协调发声、呼吸与共鸣腔的协调运用;头腔共鸣的运用; 思政元素:通过教学过程中红色歌曲和(?)中国艺术歌曲讲解,使学生学习中国优秀作品及文化背景,强化爱国主义意识。 教学方法与策略:运用讲授法、提问法、练习法、示范法等教学方法,现代教学技术辅助,充分运用音、视频、图像等辅助资料,通过师生研讨等策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意大利语作品发音规则、共鸣腔体在人体中的位置、原理、作用;辅佐学生掌握正确的歌唱语音语调,科学建立歌唱的共鸣腔体,获得良好的头腔、胸腔共鸣。
|
课前:意大利语语音规则预习;共鸣器官的认识。 课堂:意大利语作品语音练习共鸣腔作用与运用 课后:完成相应练习。 |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
(二)实践教学
实践类型 |
项目名称 |
学时 |
主要教学内容 |
项目 类型 |
项目 要求 |
支撑课程目标 |
实践 |
歌唱中的呼吸与发声练习 |
4 |
重点:中外艺术歌曲的演唱与学习;胸腹式联合呼吸的运用;乐句之间的换气分号与术语。 难点:歌唱中的呼吸的保持与流动,半音、装饰音的演唱;体会对抗的力量。 思政元素:通过对中外歌曲的研读和学习,树立学生实事求是、认真严谨的人生观、价值观。
|
训练 |
歌唱基本音准、节奏无误;意大利语发音标准;掌握基本发声呼吸与发声方法并具备一定的舞台表现力。 |
目标2 目标3
|
实践 |
歌唱中语言与共鸣腔体的练习 |
4 |
重点:中国不同时期艺术歌曲与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与学习;歌唱中呼吸与共鸣腔协调统一;意大利语发音的拼读规律;如何把握情感并展开二度创作。 难点: 歌唱中吐字发声与共鸣腔之间的协调关系;意大利语语音拼读;声音的连贯与情感的表达;头腔共鸣的运用。 思政元素:加入“红色经典艺术作品”学习,通过了解歌曲创作背景,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培养文化自信。
|
训练 |
了解作品创作背景;能基本掌握正确的发声、呼吸、共鸣方法;准确的歌唱语言发音;具备一定的舞台表现力 |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
|
备注: 项目类型填写验证、综合、设计、训练等。 |
五、学生学习成效评估方式及标准
考核与评价是对课程教学目标中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等进行综合评价。在本课程中,学生的最终成绩是由平时成绩、期末成绩2个部分组成。
1.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采用百分制。平时成绩:学习态度(5%)、德行品质5%,回课效果(占10%)和课堂考勤(占10%)四个部分。评分标准如下表:
等级 |
评 分 标 准 |
1.学习态度2.德行品质2.回课效果3.考勤 |
|
优秀 (90~100分) |
1. 上课积极认真,精神面貌好,状态佳。 2. 热爱祖国,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忘我的奉献和集体主义精神。 3. 回课效果非常好:歌唱技术全面完美,演唱艺术感染力强,艺术表现力强,曲目难度大。 4.无请假、旷课记录。
|
良好 (80~89分) |
1.上课积极认真,精神面貌良好,状态佳。 2.热爱祖国,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奉献和集体主义精神。 3.回课效果较好:歌唱方法运用娴熟,基本功扎实,音乐感觉好,艺术表现力强,曲目难度较大。 4.无请假、旷课记录。 |
中等 (70~79分) |
1.上课积极认真,精神面貌一般,状态一般。 2.热爱祖国,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教学及班级活动协作有积极态度和参与。 3.回课效果好:音准、节奏、共鸣较好,气息流畅,喉头稳定,咬字清晰,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力,歌曲有一定的难度。 4.无旷课记录。 |
及格 (60~69分) |
1. 上课认真,状态欠佳, 2. 热爱祖国,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教学及班级活动协作有参与行动。 3. 回课效果一般:歌唱姿势正确,能够完整地完成作品演唱,音准、节奏尚可,歌唱方法无明显毛病。 4.无旷课记录。 |
不及格 (60以下) |
1. 上课不认真,状态差。 2. 有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教学及班级活动无协作精神及参与。 3.回课效果差:声音条件差,音准、节奏欠佳,未掌握基本歌唱方法,咬字不清晰,无艺术表现力。 4.有三分之一学时请假、旷课记录。 |
2.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70%):采用百分制。期末考试的考核内容、题型和分值分配情况请见下表:
考核 模块 |
考核内容 |
主要 题型 |
支撑目标 |
分值 |
歌唱方法 |
科学的发声方法;歌唱的呼吸、发声、共鸣、吐字统一协调;歌唱的体态; |
现场演唱 |
目标2 |
20 |
演唱风格及语言 |
正确把握不同时期歌曲的演唱风格,歌唱语音标准。 |
现场演唱 |
目标1 目标2 |
20 |
情感表现 |
精准表达作品的情感,演唱中做到声情并茂,具备一定的感染力; |
现场演唱 |
目标2
|
20 |
舞台综合表现力 |
演唱作品的完整性,具有一定演唱歌曲的艺术表现力驾驭舞台的能力;舞台着装规范; |
现场演唱 |
目标2 目标3 |
20 |
演唱作品难易程度及思政 |
曲目具有一定难度曲目,作品体现优秀文化 |
现场演唱 |
目标2 目标3 |
20 |
六、 教学安排及要求
序号 |
教学安排事项 |
要 求 |
1 |
授课教师 |
职称: 助教及以上 学历(位):硕士及以上 其他: |
2 |
课程时间 |
周次:16 节次:1 |
3 |
授课地点 |
□教室 □实验室 □室外场地 ☑其他:实训室 |
4 |
学生辅导 |
线上方式及时间安排: 线下地点及时间安排:综合馆琴房、7B101音乐厅、5C115排练厅 |
七、选用教材
[1]贾棣然,周钰.意大利古典声乐作品98首[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7月
[2]许红霞.中国民族声乐教学曲选红色革命题材歌剧唱段集(上)[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21年12月
八、参考资料
[1]张建一.意大利语歌唱语音[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22年3月
[2]尚家镶.意大利歌曲集(修订版)[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7年10月
[3]邹本初.歌唱学沈湘歌唱学体系研究(增订版)[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5年4月
网络资料
国家大剧院古典音乐频道, http://www.ncpa-classic.com/
大纲执笔人: 康慧丽
讨论参与人:关丽颖 陈煜丽
系(教研室)主任:陈煜丽
学院(部)审核人:
Copyright © 东莞城市学院新传媒与艺术学院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文昌路1号 邮编:523419 电话:0769-23382556
心理站二维码
院部二维码
学院二维码